核工程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核工程与技术专业是研究核能应用和核技术的学科领域,其就业前景相对较好且多样化。
一、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核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市场相对较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就业机会:
1、核电站工程师
核电站是核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核工程师在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中扮演重要角色,需具备相关工程技术和安全知识。
2、辐射防护工程师
核工程领域存在辐射风险,辐射防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和实施辐射防护措施,以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核材料工程师
核工程领域需要大量的核材料,核材料工程师负责核材料的选用、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4、核技术应用研究员
核技术在医疗、环境、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核技术应用研究员负责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
二、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1、核能发展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环境友好能源的追求,核能有望在未来继续发展。这将带来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机会。
2、核燃料循环
核燃料循环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核能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核废料的产生,这将带来对核工程师和技术人才的需求。
3、核技术应用拓展
核技术在医疗、环境、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正不断拓展,这将增加核工程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
核工程与技术专业介绍
1、基本情况
核工程与技术专业是一个不仅涵盖核能领域,还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多学科专业。其核心课程包括核反应堆原理、核燃料循环、辐射防护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选择特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核安全、核技术应用等。
2、国际交流
随着核能技术的发展,核工程与技术专业在国内外的合作交流也非常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实习经验、参加学术研究项目等方式积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这有助于扩展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
3、科研创新
核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在核能领域的研究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推动核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他们可以参与核能技术的改进与革新,致力于解决核安全、长寿命核废料处理、核材料改进等挑战,为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
学院现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国家“核动力安全与仿真技术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核科学与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实验室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23人,硕士研究生224人、博士研究生71人,留学生5人。学院已培养毕业生3900余人,其中本科生3200余人,研究生700余人;毕业生中80%以上在我国核能开发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和管理工作,许多人已是我国核科技发展的骨干,为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对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学院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按照“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要求,努力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学校设立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陈赓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等。学院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目前设立有中国核动力奖学金、中国核动力助学金、核聚变奖学金、武汉719所、杜泽教授奖学金等多项奖励措施,最高单项奖学金10000元/年。
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的能源政策,到2020年,我国预计新建核电机组容量8000万千瓦,每年需求1500名左右核专业人才。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优良的择业机遇,近几年核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供不应求,年薪较其它工科专业高出1~2倍。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等单位下属研究院、设计院和运营公司以及各高等院校,以上单位多处于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学院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
●核工程与核技术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备核工程与核技术及与之相关的热能工程、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基础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运行和管理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力,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基础、核反应堆物理、核辐射测量与防护、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两相流、反应堆结构与材料、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动力装置与设备、可靠性工程、核工程检测技术等。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化及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核化学与核化工专业知识、人文社科和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持续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道德素质与责任感、良好的创新精神及宽泛国际视野且身心健康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该专业2010年被正式批准成为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之一。采用“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有3年在校进行基础理论学习,累计1年时间到国内主要的核燃料循环企业及相关科研(设计)院所等单位进行实习、实验及毕业设计等,以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到上述单位参加工作,也可以考取本校“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学科或其他院校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本校“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学科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代表学科,在本科“3+1”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进行“1+1”模式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基础、化工流体与流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化工原理、核燃料循环化学工艺学、核化工机械与材料、核化工过程建模与仿真等。
核燃料研究获突破是怎么回事?
核燃料研究获突破,外媒赞中国在研发核燃料领域“开挂”! 伴随核电发展,反应堆使用过的核燃料(乏燃料)如何处理已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难题。中国科学家最新在乏燃料的安全处置方面取得突破,相关受益股即将迎来春天?
中国科学院8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的专项负责人介绍了相关进展。
6月8日,中国科学院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徐副所长表示,由该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创提出的全新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该系统可将铀资源利用率由目前技术的“不到1%”提高到“超过95%”,处理后核废料量不到乏燃料的4%,放射寿命由数十万年缩短到约500年。
我国独立完成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
乏燃料(反应堆用过的核燃料)的安全处置问题,是国际核能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传统核反应堆产生的乏燃料,只能通过乏燃料处理后再利用,产生的高辐射的核废料只能永久掩埋或者储存在金属罐中。而此次,中国研究的乏燃料安全处理方案,又叫: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这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国际公认最有前景的乏燃料处理方案。
这些为探索更高效、更安全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奠定了基础,有望使核裂变能成为近万年可持续、安全、清洁的战略能源。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瑚珊研究员表示,发展清洁、高效、安全、可靠的核裂变能,是解决未来能源供应、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投资标的可关注核电板块龙头:
台海核电(42.03 -0.05%,诊股):为核心核电设备提供商。
应流股份(14.04 +0.21%,诊股):建成了国内首条中子吸收材料板生产线。
上海机电(20.23 -0.93%,诊股):主要生产核电成套起重设备,独立中标秦山核电三期70万千万的核电项目。公司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型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形成了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为客户提供现代综合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中核科技(20.70 +2.32%,诊股):作为中核集团旗下主要的核电用阀门生产公司,受益国家大力发展核电,公司顺势而为致力于打造核电用阀门新的增长极。另外,核化工用阀门是公司另外的一个较为突出的业务,核化工用阀门主要用于核燃料加工等方面。
沃尔核材(6.53 +0.31%,诊股):是核辐射改性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核技术应用电子和电力新产品、新设备的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