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是什么?就业前景怎么样?
就业方向上是在核工程和核技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理论,接受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培训,具备从事核工程实验研究、设计与施工、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核技术。
再者从事与现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和部门
。包括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农业、核电工程、核电、核供热等科研设计单位(站、厂、所、所)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常规火电厂、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建设、
核电站
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其次从事
核动力
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与应用等。
除研究核物理和核反应堆物理与工程外,还研究辐射探测与核电子学、核材料学、
核医学
、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工程、
粒子加速器
物理和同步辐射光子科学等。进入大学,很多物理知识要从零开始学习,更加深入。电磁学、力学、热学和
量子力学
等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结束后,还将学习核电子学、加速器物理、反应堆物理等核心专业课程。
要知道的是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医疗卫生产品的高效消毒和灭菌
。然而,核能是一把
双刃剑
。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前苏联
切尔诺贝利
核泄漏造成的恐慌阴影仍笼罩在人们的脑海中。由于核能技术的特殊性,我国各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涵盖知识面广、知识密集、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所以对于专业的要求很强。
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参公人员站待遇怎么样?一级主任科员一年到手有没有25w?
待遇跟劳动成正比,经常出差,累的要命,还要等高作业,危险性极高,穿的防护服热的要命,上10天班休息两天,没有周六周末休假之说,搞点什么还要保密不能跟家里联系,工作了不能辞职,除非你身体倒下了。合同制,工作满十年以上可以提出申请辞职,但要付
违约金
。
一级科主任一年是有25w的,只是工作环境不是很好。核设施都是在相当偏僻的地方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而且相对封闭。
拓展资料:
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为环境保护部直属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的事业单位,办公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 主要职责为根据
法律法规
授权和环境保护部委托,负责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自治区)区域内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工作。
具体职责为负责核设施核与辐射安全的日常监督;负责核设施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和核技术利用单位核与辐射事故(含核与辐射
恐怖袭击
事件)应急准备工作的日常监督,以及事故现场应急响应的监督;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监测工作的监督及必要的现场监督性监测、取样与分析;负责对地方环保部门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督查;负责核设施现场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活动的日常监督和民用核设施进口核安全设备检查、试验的现场监督;负责民用核设施厂内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的监督;承办环境保护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华南核与辐射监督站
人员编制
55名,内设6个机构,分别为办公室、财务处、核设施监督一处、核设施监督二处、核技术利用监督处、辐射环境监测与督查处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学院领导
葛良全,男,1962年7月生,安徽省潜山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为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四川省核学会常务理事;被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聘为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主题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
该同志长期从事于核辐射探测与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将核科学技术应用于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矿山开采和环境调查与评价等领域。先后承担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CRP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和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先后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新一代高灵敏度手提式X射线荧光多元素分析仪、拖曳式海底X射线荧光探测仪、轻便型伽玛能谱仪、大气氡和壤中氡测量仪、轻便型宇宙中子测量仪等核地球物理仪器,以及相配套的技术方法,并在我国地矿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1本;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10余次(特邀3次)。获国家专利10余项。
陈友良:男,48岁,博士,教授。从事铀与多金属矿产的地质生产、科研、管理与教学工作28年,曾担任核工业280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于2009年作为人才引进至成都理工大学,现担任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为四川省地质学会理事,四川省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委。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完成国家级、省级及局级铀矿地质科研与生产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10余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部级三等奖1项。在《地质论评》、《铀矿地质》、《四川地质学报》、《岩石矿物》、《矿物学报》等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2002年被四川省地质学会授予第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