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
引导语: 人力资源 结构分析是对企业现有 人力资源 的调查和审核,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前言: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调查和审核,只有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的各项计划才有意义,而统计分析的结果也有利于为企业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概述:截止2011年11月7日,XX集团职能部门在岗在册员工71人。本次分析就现有人员部门分布、岗位类型分布、知识构成、学历分布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并就统计结果做出了相应的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一)部门人员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见财务部和集团办公室现有人员数量最多。其中集团财务部现有人员中包含了各子公司财务部部长,而集团办公室包含了所有XX集团
高层管理人员。结合目前集团公司的管理现状,现有的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管控模式类似于财务管理的集团管控模式。
财务管理管控模式特点:
1、经营目标方面以追求投资回报、资本增值为唯一目标,无明确的产业选择;通过投资业务组合的结构优化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以财务指标进行管理和考核, 总部无业务管理部门;
2、母子公司关系方面以财务指标进行管理和考核,总部无业务管理部门; 3、管理手段上,其核心功能是资产管理。总部将注意力放在财务指标数据的控制上,通过控制股权,支配被控股公司的重大产权决策,以达到资本控制的目的。财务管理型控股公司的总部人员精简,主要是高级财务管理人才,通过资本营运手段对被控股子公司进行指导、监控,并不断捕捉资本市场的信息,进行符合投资回报目标的兼并、收购和出卖、转让。
财务管理管控模式各项权限划分:
根据以上列出的财务管理的集团管控模式的特点和权限划分,可以看出,XX集团现行的管控模式类似这一模式的雏形,但与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基于目前集团这一管控模式还不是很健全和完善,“认为只要全年集团双目标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了”的这种思想普遍存在。对于短期效益的追逐,使得集团在长期规划和系统规划上显得不足,而这也使得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在全集团的
职能定位不是足够的明确和清晰。特别是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与普拉斯各职能部门有重叠交叉的状况,权限和职责的界定不够明晰。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对集团的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不断健全和完善集团管控模式在当下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岗位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XX集团各职能部门岗位以经营管理、后勤辅助和工程技术三类岗位为主,符合财务管理集团管控模式总部无业务部门和不生产经营的特点。
(三)知识构成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XX集团职能部门现有人员具有管理学和经济学背景的占48%,结合表二中岗位类型的分布,经营管理类岗位人员为79%。假设集团48%的具有专业背景的员工都在从事经营管理类的岗位,那么就还有31%的人是不具有经营管理的专业背景的。从这一比例来看,相对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部门内部沟通需要加强,相互取长补短;不具
有经营管理专业背景的员工需要加强本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职能部门负责人应该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知识背景、学历背景的了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学历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XX集团职能部门现有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水平的占49%,其中本科学历27人,占38%,硕士研究生5人,占11%。而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超过一半,占到51%。基于这一比例,结合表一中的岗位类型分布,可以看出,集团现在的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随着公司成立之初逐步从生产一线或工程技术岗位调整或晋升到后勤辅助和经营管理类岗位的。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职能部门的要求和定位必然不断提高,对于任职人员的要求势必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现任员工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同样需要不断丰富和充实自身,同时关注下属的成长,使得部门整体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五)专业技术水平分布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XX集团职能部门现有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6人。具有专业技术或类专业技术职务的员工占27%。虽然集团职能部门的大部分岗位对专业技术职务和类专业技术职务都没有要求,但是从不断加强本岗位专业技术能力上来说,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试获取在专业方面的认可证书无论是对员工本人还是对公司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专业技术的晋升也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通过取证来提高自身专业背景需要注意的是,取证不是目的,学习和强化专业知识才是目的,取证只是一种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员工的动机至关重要,否则取证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当然,评聘分开,对获取专业资格的员工其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考察至关重要。
(六)籍贯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现有人员中,籍贯为宜宾本地的员工26人,占37%;宜宾周边和川内其他地区30人,占42%;国内外其他地区的15人,占21%。可以明显看出,集团各职能部门现有人员以川渝两地人员为主,川渝之外的人员较少。其原因之一是集团成立的时间并不算长,作为国营企业,为本地和周边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我们的重要社会责任。而本地和周边地区应聘者也更加稳定,但是同时也反映出公司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的全球化,突破人才的地域限制是今后必然的趋势。如
何吸引并留住更多的外地优秀人才到公司就业对公司各部门今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家庭住址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XX集团职能部门现有人员中家庭住址在宜宾的共54人,占76%;其他地方的17人,占24%。结合现有人员籍贯分布情况可知,有近39%的非宜宾本地籍贯的员工选择了在宜宾买房和安家。也可以看出公司对外地优秀人才并非没有吸引力,只是吸引力还有待提高。让外地优秀人才在宜宾本地扎根靠薪酬福利是不够的,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明确的发展战略以及高效的营运机制必不可少。
(八)司龄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现有人员中,司龄大于5年以上的员工47人,占66%;4到5年的员工12人,占17%;3年的员工5人,占7%;2年及两年以下的员工7人,占10%。司龄为2年及2年以下的员工之所以少,可以侧面反映
出集团职能部门的离职率偏低,新员工需求较小。这样的优点在于,公司各项日常职能可以照旧平稳运行,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就是很多员工长期从事同一岗位或类似岗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创新意识和上进心受挫,从而原地踏步,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不利于组织 绩效 的提升,影响公司进一步发展。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员工越来越多,离退休的员工也会相应增多。这就要求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当地的政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人事行政岗位的员工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员工员工管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
(九)年龄分布情况及分析
XX集团职能部门员工平均年龄为35岁。由以上图表可知,年龄在26岁到30岁的员工为25人,占35%;31-40岁的员工28人,占40%;41-50岁的员工11人,占16;其他年龄段的员工共7人,占9%。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50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5~50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35岁的低龄员工。由此可见,现有员工在年龄上的分布情况是比较合理的。而26-30岁的员工较多,面对家长和社会的压力,这一年龄段的多数员工很多都面临结婚
和生育等问题。如果双方都在宜宾上班,那么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稳定;但也排除双双离职的情况。分隔两地的员工也可能会在这一年龄段内作出抉择。如果在这一年龄段内以结婚生育的员工,因为孩子的原因,大多数可能也更追求稳定。而年龄在31-40岁的员工随着其子女到了上学的阶段,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发展问题,整个重心可能会向家庭倾斜更多,自然也就在工作方面有所停滞或放慢了脚步。而以上这些考虑因素除了需要员工本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外,更需要他们所在部门的直接上级具有良好的辅导发展下属的能力。
(十)性别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现有员工中,男士37人,占52%;女士34人,占48%。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十一)婚姻状况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知,现有员工中已婚48人,占68%;未婚21人,占30%。结合现有员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可知,公司现在绝大部分员工都是要么面临结婚生育的问题,要么面临新生儿问题,更有很多面临孩子上学的教育发展问题。所以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员工实际所需开展相应的工作,做到想员工之
所想,谋员工之所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氛围。
三、建议:略
离职率报告ppt怎么写
离职调研报告
一、 总则
(一)适用范围
公司下属房产板块,具体包括工程部、预算部、招标办、人力行政中心、财务中心、总经办、产品研发中心、策划部。本分析报告数据未包括商管公司。
(二)分析目的
1、通过对月度、年度员工离职率及原因的分析,及时掌握公司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动状况。
2、通过对各层面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以此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分析数据来源
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各月份的人力资源报表。
2、计算方法
员工(月)年度离职率=(月)年度累计离职人数/(月)年度累计在岗人数*100%,其中,(月)年度在岗人数=(月)年初人数+(月)年度内累计入职人数
二、 离职数据分析
为更全面地反映20xx年度员工的离职情况,本部分将从年度离职率、月度离职率、各岗位序列离职率、各职务等级离职率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年度离职率(总体离职率)
20xx年度总体离职率=48人/(58人+75人)*100%=36.0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年度总体离职率呈现偏高,已超过公司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失率(30%)。因公司新开发项目启动,20xx年新进人员75人,比年初公司总人数增加了一倍,且本年度新进人员离职率为30.6%。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公司总体流失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各月份离职率
从以上数据上看,公司在20xx年上半年度离职率较低,下半年度离职率呈现明显偏高趋势。其中,在1月、2月、5月、10月及12月这五个月份的离职率均未超过4%,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受临近春节人才市场需求量不大、年终奖金发放等因素影响,员工在1月、2月离职的愿望不强。第二,公司分别在本年度3月、9月组织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会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补充,受此因素的影响,在4月、5月及10月的离职率呈现偏低的趋势。
同时,公司在3月、8月、9月及11月这四个月份员工的离职率明显偏高,离职率均超过10%。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在3月份,本地区房地产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明显上升,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成都主要媒体均出现大篇幅的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招聘。受此因素的影响,公司在3月份出现员工离职率明显偏高的趋势,其离职人数已远远超过1、2月份离职人数的总和。
第二,受公司内部各因素影响,公司在8月、9月两个月均表现出离职率再度上升的趋势。在9月公司组织的大规模招聘,也受此因素的影响。
(三)各岗位序列离职率
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流程,本部分将公司各岗位划分为管理类、工程类、策划类三个岗位序列,以便于对公司各岗位的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管理类包括人力行政中心、财务中心、招标办及总经办,工程类包括工程部、预算部,策划类包括产品研发中心、策划部。各岗位序列的(年度)
从数据上看,公司管理类岗位的总体离职率最低,而工程类、策划类岗位的总体离职率明显偏高,其中策划类岗位的总体离职率已超过公司的总体流失率。可见,公司业务类人员的流失率已远远超过职能类人员的流失率。对一个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此种人员结构流失极为不合理的现象对公司业务的发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各职务等级的离职率
为便于对人员离职率的分析及统计,本部分将公司的职务等级分为中高层人员及员工两大部分,其中,中高层人员指各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从数据上看,在公司总体离职率偏高的情况下,公司中高层人员的离职率也呈明显偏高的趋势。其中,在20xx年度总监级人员的离职总人数为4人,占中高层人员离职率的50%,该部分离职人员中以策划类总监离职表现的尤为明显。可见,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队伍稳定性不高,以致出现策划部门频频“换帅”现象。
员工离职因素分析
根据对成都房地产市场各岗位薪资水平的了解,预计我公司目前实施的薪资水平属房地产行业薪资总体水平的80分位左右。可见,出现离职率偏高的现象,与薪资因素关系不大。本报告认为,产生人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上下级沟通不畅。从对部分离职人员面谈的结果上看,员工与直接上级的沟通不足,是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司中层人员尚缺乏主动和下属沟通的意识和技巧,尤其是在工作技能指导方面,以致员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信息不足时,不能得到部门领导的及时帮助。此种状况的长期存在,必然引起员工在心理上的不满。第二、沟通的渠道不畅通。关于公司基层员工建议、投诉等信息,我公司尚无一套完整的沟通渠道。虽实施了总经理信箱制度,但实施的效果明显不佳。第三,离职管理水平欠缺。在员工提出离职或公司主动劝退过程中,部门负责人未能与离职人员进行充分的离职面谈,这就增大了员工离职的可能性。
(二)职业发展空间不足。随着员工工作年限、工作技能的不断增加,明确的职业发展空间便是留住员工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公司尚无完整的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及人员晋升体系,尤其在员工晋升途径上。这必然导致部分具备高技能、丰富经验离职现象的出现。
(三)公司凝聚力不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关系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飞森公司在经历了七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员工的凝聚力问题一直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理念不明确、公司发展战略传达不到位及各部门沟通协调度不够等方面。
(四)奖惩制度不合理。公司已制定了明确的公司奖惩制度,但执行的效果不佳,部分员工抱怨大,这也是员工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在制度规定中,对奖励和惩罚的标准界定不明确,以致奖惩的随意性过大。第二,在执行过程中,惩罚的力度过大,而奖励的力度过下,以致奖与惩不平衡,员工出现抱怨、不满情绪。
四、建议
结合以上离职原因分析及公司发展现状,本部分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公司员工的稳定性。
(一)建立人员晋升机制。明确的人员晋升机制不仅有利于拓宽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更有利于解决公司公司管理人员短缺问题,这为项目储备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尤为有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加强公司的职位体系管理,明确划分职位级别(如:总经理级、总监级、经理级及主管级别等)并严格区分工资待遇。第二,明确员工晋升的职位范围、晋升应具备的条件、晋升程序及晋升考核等流程。
(二)清晰的定位中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由集团人力行政部制定针对各中心(部门)负责人岗位说明书,严格规定其职责分工。除业务上的工作职责外,建议强调以下几点职责:第一,管理者作为“导师”要担负起辅导本部门员工业务工作的职责。第二、上传下达角色。认真传达有关公司战略会议的精神,让本部门员工知晓公司重大方针政策(保密事项除外)。第三,营造部门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人力行政部应多组织面向中层管理人员有关管理技能提高方面的培训。
(三) 加强员工离职管理。员工的离职管理一直是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离职数据的统计。人力行政部应定期统计集团范围内的人员流失数据(包含年度/季度人员流失率、人员离职面谈记录),以有利监控公司人员流失情况。第二、离职面谈。对主动离职或公司辞退的员工,应以制度的方式规定直接上级和人力行政中心负责人与离职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以起到了解离职真实原因及挽留优秀员工的目的。第三,离职程序。人力行政中心制定明确的员工辞退、离职程序,避免部门负责人辞退员工的随意性。
五、结论
一个稳定的、优秀的人才队伍,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此报告希望引起公司领导对员工离职情况的高度重视。
人力数据分析(解析人才趋势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企业而言,如何科学地分析人力数据并利用数据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人力数据分析的操作步骤,并探讨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解析人才趋势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数据分析的操作步骤
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薪酬福利、绩效评估、培训记录等。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其他数据收集工具来获取这些数据。
2.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等。清洗后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有利于后续的分析工作。
3.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对人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比如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来揭示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趋势。
4.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解释和解读。通过对数据的解析,可以获取员工的离职率、绩效水平、培训需求等关键指标,从而为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依据。
二、解析人才趋势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了解人才趋势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通过人力数据分析,可以揭示以下人才趋势:
1.人员流动趋势:通过分析员工的离职率和招聘难度等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人员流动情况。如果离职率较高,可能说明企业存在人才流失问题;如果招聘难度大,可能说明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存在挑战。
2.绩效水平趋势:通过分析员工的绩效评估数据,可以了解企业的绩效水平趋势。如果绩效水平整体较低,可能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绩效管理;如果绩效水平整体较高,可能需要激励优秀员工并提供晋升机会。
3.培训需求趋势:通过分析员工的培训记录和培训评估数据,可以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趋势。如果某个岗位的培训需求较高,可能需要加大对该岗位的培训投入;如果某个培训项目的满意度较低,可能需要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人力数据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和方案。以下是一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1.招聘优化:根据招聘难度和员工流动情况,优化招聘策略和渠道,提高招聘效果。可以通过分析招聘渠道的转化率和成本,选择最合适的渠道进行招聘。
2.培训提升: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和满意度,优化培训计划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可以通过分析培训项目的参与率和成效,评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绩效管理:根据绩效水平和绩效评估结果,优化绩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可以通过分析绩效评估结果的分布情况,识别绩效较低的员工并提供必要的改进措施。
4.离职预警:通过分析离职率和离职原因,提前预警可能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留人措施。可以通过分析离职员工的离职原因和离职前的绩效表现,识别可能的离职风险因素。